春节是中国与全世界各地汉族社会的传统新年,又称岁首、新春、正旦、正月朔日;口头上亦称为过新年、过年、度岁、庆新春、庆新岁,是汉族四大传统节日之首。中国古时春节曾专指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,也被视为一年的开始。从明代开始,春节节庆一般要到正月十五日(即元宵节)之后才正式结束,有些地方的新年庆祝活动甚至到整个正月结束为止。
春节的起源说法颇多 现代民间习惯上把过春节又叫做过年。其实,年和春节的起源是很不相同的。
那么"年"究竟是怎么样来的呢?民间主要有两种说法:一种说的是,古时候,有一种叫做"年"的凶猛怪兽,每到腊月三十,便窜村挨户,觅食人肉,残害生灵。有一个腊月三十晚上,"年"到了一个村庄,适逢两个牧童在比赛牛鞭子。"年"忽闻半空中响起了啪啪的鞭声,吓得望风而逃。它窜到另一个村庄,又迎头望到了一家门口晒着件大红衣裳,它不知其为何物,吓得赶紧掉头逃跑。后来它又来到了一个村庄,朝一户人家门里一瞧,只见里面灯火辉煌,刺得它头昏眼花,只好又夹着尾巴溜了。人们由此摸准了"年"有怕响、怕红、怕光的弱点,便想到许多抵御它的方法,于是逐渐演化成今天过年的风俗。
另一种说法是,我国古代的字书把"年"字放禾部,以示风调雨顺,五谷丰登。由于谷禾一般都是一年一熟。所"年"便被引申为岁名了。中国古代民间虽然早已有过年的风俗,但那时并不叫做春节。因为那时所说的春节,指的是二十四节气中的"立春"。南北朝则把春节泛指为整个春季。据说,把农历新年正式定名为春节,是辛亥革命后的事。由于那时要改用阳历,为了区分农、阳两节,所以只好将农历正月初一改名为"春节"。
春节习俗       

 

红包

春节期间,长辈会给予晚辈一些礼金,以红色信封包着,称“压岁钱”,通称为“红包”。 有经济能力的子孙,也会给予长辈红包。红包的金额不等,有些人讲究红包的金额,必须为偶数。数字“八”取其谐音“发”,常有幸运的意思,因此8美元的红包很常见。数字“六”取其谐音“溜”,也有在来年顺顺利利的幸运意味。数字“四”因其谐音“死”,所以包含着霉运。索讨红包的行为通常被称为“讨红包”。已婚人士也不会拒绝这样的要求,因为这将意味着发红包的人来年会有好运。红包通常由已婚夫妇给予家庭中未婚的年轻子女。出于礼貌和习俗,晚辈会祝愿长辈在来年幸福、健康和好运。有些地区的人,会把红包存放在枕头底下,直至七日过后才会开封。枕着红包睡七日,象征着好运和财富。
           

礼物交换
除了红包,朋友和亲戚间也会交换一些小礼物(一般为食物或甜食)。探亲访友时通常会带上礼物。常见的礼物包括水果(橘子等)、糕点、饼干、巧克力和糖果。但有些认为是禁忌的东西不能给,如时钟(谐音“送终”)、绿帽子(象征妻子不贞)、鞋(谐音“邪”)、梨(谐音“离”)、手帕(在葬礼中使用)、伞(谐音“散”)以及任何尖锐的物体(如象征着关系破裂的剪刀和小刀)。         

 

集市
新年来临之际的集市或市场会贩售跟新年有关的商品,如鲜花、玩具、服装甚至烟花,方便人们买礼物用来走亲访友或居家装饰。在一些地方,购买年花跟西方购买圣诞树的传统没什么不同。
      
贺年歌
最为广泛流传的儿童贺年歌是《新年好》,旋律类似于美国民歌《亲爱的克蕾孟汀》(Oh My Darling, Clementine)。受“元旦”的影响,其他人会用《友谊万岁》来取代歌曲。

 

服装
农历新年期间穿的服装主要是红色或是其他鲜艳的颜色,因为人们认为红色能辟邪。此外,人们穿的衣服从头到脚都是新的,象征着新的开始。

      

全家福
把亲戚们聚集在一起照全家福是重要的仪式。照片会在房子的大厅或是房前拍摄,家族里地位最高的长者会坐在中央。

      

饮食

腊八粥、腊八醋、腊八蒜。包饺子:华北风俗,饺子形状像元宝,而且宋朝银票叫交子,所以人们认为过年包饺子会带来财气。汤圆,取团圆之意,江淮、江浙及华南等地方在除夕或者大年初一,以及元宵节必备的食品。年糕,取“年年高升”之意。广东地区和松沪地区的有所不同。团圆饭 ,年三十晚一家人聚首的饭局。捞起鱼生:南洋风俗,流行于星马一带,取“风生水起”之意。
鱼   :取“年年有余”之意。
春饼:又名咬春。
萝卜:是黑龙江地区立春习俗之一,代表吉祥、祥和之意。
年粽:是四川、江苏等中国南方地区,俗称年粽。
火锅、姜母鸭、烧酒鸡:是台湾地方习俗之一,象征团圆。